候还在问这事,他告诉她这取决于很多因素,“包括病人的身体条件和你的健康状况、兼容性,医疗团队里有移植医生和血液学家,经过讨论,这是会给出最佳结果的方案。”
事实上这些信息是早就告知过陈楚侨的,捐赠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必定会告知她并取得同意才会推进到下一步。
整个决策过程持续了近3个月,陈楚侨对一切都没有过多关心,让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,前三天的Filgrastim注射是在和诊所有合作关系的巴黎诊所注射的,直至在这里进行Filgrastim注射,她终于知道Filgrastim是用以增加造血细胞的。
造血干细胞的采集需要穿刺双手的静脉,护士为她调整好合适的半躺角度,旁边是一台据说叫分离机的机器,它将干细胞与血液的其余部分分离。
工作人员问陈楚侨,“你现在是什么感觉?”
“我有点害怕,”陈楚侨上一次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兴奋,她发现她真的还记得一清二楚,“我害怕移植会不成功。”她不敢看护士把针扎进自己的身体,注视前方直到感受到手上的疼痛才呼了口气,听到护士说另外一只手后又是一凛,真的很痛,可她不敢动一下。
“我上次很为能捐献而兴奋,我很高兴我能帮助到他。”她的声音很轻柔,“可是,我没能帮上忙,他……他没能等到手术那一天。”
所以陈楚侨一直都刻意淡化这次采集的存在感,她害怕最后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,便用尽全力让自己的思绪不过多停留在这上面。
采集大概持续了4个多小时,结束后没什么特别的感觉,果然不是什么大事。
不过,她大概还是会找个人陪她的,陈楚侨和边伯贤一起离开时这么想着,如果边伯贤不在的话,她大概会告诉莱昂,让他来,她到底是有些惴惴不安,是对整件事的忐忑。
第 140 章 伦敦(3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